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政府信息公开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规划计划

乐山市营商环境服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要点

    信息来源:市营商环境局     发布日期:2022-04-12 07:14     浏览量统计:

打印 分享到 :

2022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,总的工作要求是: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重大决策部署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,按照市委"345"工作思路和"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"工作部署,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,持续推进"放管服"改革,为乐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营商力量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。

一、持续开展机关能力提升建设

(一)突出机关政治建设。以"喜迎二十大、奋进新征程"为主题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,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,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、常修课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;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理论自觉,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自觉做"两个确立"的坚决拥护者和"两个维护"的坚定践行者,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、国务院,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。持续深化"我为群众办实事"实践活动,持续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的"痛点、堵点、难点"问题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,扎实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"双报到"工作,抓实结对共建,用看得见的变化、摸得着的实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
(二)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,扎实推行《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》等制度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坚持与业务工作同安排、同部署、同考核。严格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。加强国务院大督查、省市巡视巡察监督、审计监督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,把"四种形态"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,让党纪党规成为思想红线和刚性约束。

(三)提升干部队伍能力。按照全省持续开展政务服务系统"提能争优"夯基行动要求,扎实开展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政策法规能力、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能力、现代科技知识能力、改革攻坚和创新能力、群众工作和抓落实能力等能力建设。围绕"一网通办"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"三化"建设等重点工作,有的放矢开展上下联动培训。举办"营商环境大讲堂",鼓励干部上台交流,提升组织协调、语言表达、文字写作和解决问题能力。开展技能练兵活动,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政务服务系统窗口服务和"一网通办"操作技能大赛。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,让"老黄牛干劲更足、能干者精益求精、慢性子加快节奏、不作为没有市场"。

二、持续开展网上政务提升行动

(四)全力攻坚"一网通办"。按照全省"一网通办"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,坚持"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",奋力推进全市"一网通办"工作站稳全省第一方阵。按照国家最新标准,以事项认领梳理、办事指南准确度、有效智能引导、材料标准规范为重点,推动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标准化。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100%归集、共享电子证照。全面落实政府侧电子印章应用,电子材料、电子证照等全面加盖电子印章。探索建立企业侧电子印章使用标准,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免费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电子印章服务。依托省电子材料库,实现电子材料智能匹配,实施电子证照共享减免,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"一证一照办""零材料"办理。参与全省电子证明库建设,梳理高频电子证明,运用全省统一的"电子证明超市",实现电子证明"一地出具、全域通用"。编制高频政务服务事项"掌上办"清单,实现100项以上高频便民政务服务掌上办、指尖办。在户政、社保、住房、医疗等重点领域事项办理中推广"扫码亮证"服务,打造实名认证、实人核验、实证共享的服务模式。加快"乐山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一窗受理全市通办系统"建设,推动全市不动产登记"一网通办"。

(五)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"一网通管"。强化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,全面推广电子施工许可证,在工业、仓库、居住、市政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更新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推行"全程网办"。推动全市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,汇聚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、技术审查、勘察论证、招标履约、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数据,对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过程监管、综合评估和风险预警,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策划、行政审批、技术审查、勘查论证等环节"一网通办、一网通管"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"网上超市"建设,推进更多具有合法资质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"零门槛、零限制"入驻。

(六)加快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。坚持"一网通办"前提下"最多跑一次"改革,新增一批"一件事一次办"高频服务事项。推动"一件事"向个人全生命周期、企业全生命周期、民生、机关内部事务四个领域延伸,新增一批就业、就医、就学、出行和机关内部公职人员入职等"一件事"。梳理汇编《镇村便民服务"一件事一次办"指导手册》,推动便民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。拓展企业群众办事渠道,完善"24小时自助服务区",推行"7×24"小时服务。构建线上线下"帮办代办"制度,梳理基层"帮办代办"事项清单,线上运用智能客服等开展"帮办"服务,线下嵌入邮政快递等便民服务,设立代办服务点,打通服务群众"最后一公里"。

三、持续开展"跨域通办"拓展行动

(七)深化"川渝通办"。协同推动行政审批流程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有效衔接,持续优化管理方式,提高审批效率。协同打造便捷高效的企业开办服务,探索建立"市场准入异地同标"机制,构建川渝两省市营业执照异地"办、发、领"一体化服务体系。协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,编制规范化办事指南、逐步实现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;推行政务服务"最多跑一次"改革,发布"零跑腿"事项清单。持续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"川渝通办",优化市县两级"川渝通办"窗口设置,建立通办窗口协调联动机制,实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"马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一地办"。

(八)深化"跨省通办"。贯彻落实西南五省政务服务"跨省通办"会议精神,开展"跨省通办"培训,公布"跨省通办"清单,对通办事项建立标签化、清单化、动态化"三化"管理机制,积极争取承接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"跨省通办"试点。完善"跨省通办"线下服务窗口设置,畅通线上线下邮政寄送渠道等,整体提升"跨省通办"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。推动全市中心镇(街道)实现"跨省通办"窗口全覆盖,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。

(九)深化"省内通办"。落实并公布全省"省内通办"第二批清单,不断扩大"省内通办"范围,提升通办实效。开辟"省内通办"企业服务专区,提供综合性、一站式涉企服务。改进政务服务"省内通办"业务模式,拓展"异地代收代办",优化"多地联办",打造一批"省内通办"省级示范窗口。聚焦跨区域、跨层级等办理流程复杂的政务服务事项,梳理形成事项联办清单,通过优化业务流程,加快系统整合,实现跨层级联办"最多跑一次"。

四、持续开展服务体系建设行动

(十)推动"综合窗口"改革走深走实。按照《四川省政务服务"一窗受理"服务规范(试行)》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,推行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改革。7月底前,各级政务大厅原则上将进驻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,提供业务咨询、受理办理、补齐补正、证照颁发等服务;"跨域通办"等相关业务统一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"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"。规范"办不成事"反映窗口设置,完善受理、交办、督办、反馈等全流程运行机制,市、县、乡三级政务服务平台"办不成事"反映窗口全覆盖。推动"综合窗口"向基层延伸,指导乡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建设"综合窗口",把群众生产生活高频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办理。

(十一)推动镇村便民服务体系"三化"建设试点扩面增效。贯彻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"后半篇"文章工作会议精神,有序推进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。2022年3月底前,推动夹江、沙湾、犍为完成乡镇片区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,形成示范样本;按照省、市2022年上半年、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三批次编制乡镇(街道)级片区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要求,督促指导相关乡镇(街道)完成2022年两个批次专项规划编制。推动全市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,年内实现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"三化"建设全覆盖达标、其余70%以上乡镇达标。

(十二)推动线下政务服务提质增效。加强市、县、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,修订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制度,注重功能设置、业务流程、服务管理和作风形象全过程标准化;建立完善现场监督、效能监督、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多位一体的监督机制,建立政务服务可追溯、可复查等闭环管理模式,促进服务规范化便利化。全面落实"三集中三到位",推进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向本级政务服务大厅"只进一扇门";建立常态化事项集中督查机制,坚决杜绝应进未进、体外循环、多头受理等情况发生。开展适老化、适幼化改造,破解特殊困难群众办事不便问题。

(十三)推动"放管服"改革向基层延伸。立足"成熟一批、下放一批"的原则,推进更多县级权限赋予乡镇(街道)行使。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延伸至便民服务中心、银行和邮政等网点办理,支持市中区、井研县积极争创全省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县。推进"政务服务+",坚持系统集成、共建共享,指导各地创新"政务服务+产业园区、现代农业、文旅融合、金融服务、电子商务、邮政物流等"服务模式,不断丰富"一站式"服务功能,助推乡村振兴。总结"办事不出村"改革试点经验,指导井研县全面实施"办事不出村"改革,推动更多事项、更多领域在村(社区)代办、直办。不断拓展"政+银+N"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,力争全市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300个,标杆站15个。

(十四)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。督促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常态化做好人员测温、扫码、佩戴防护口罩、设置"一米线"等疫情防控措施。持续做好政务服务大厅清洁消毒,加强开窗通风换气,为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、安全的政务服务环境。持续宣传引导办事群众通过"不见面"、网上办理、预约办理等方式办理业务,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、首问负责等制度,做好业务解答,避免群众来回跑。

五、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

(十五)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。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,对接国、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,编制并公布市、县、乡三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,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,构建形成全市分级负责、事项统一、权责清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体系,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、线上线下同要素管理、同标准办理。动态调整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,市、县同步梳理形成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,编制完成乡镇(街道)行政权力清单。在餐饮、便利店、药店等行业探索试点"一业一证"改革,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,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。探索社会投资小型仓库、厂房等工业建筑工程实行"清单制+告知承诺制"审批。持续做好重大投资建设项目代办服务,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,围绕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,做好"全程代办""模拟审批""并联审批"等特色服务。

(十六)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园区。贯彻落实《中共乐山市委关于加快乐山"中国绿色硅谷"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(乐委发〔2022〕2号),以创建新时代"两个健康"示范市为契机,推动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园区。加快园区服务中心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,将行政审批"综合窗口"向园区延伸,让园区内的企业"办事不出园区";畅通项目审批"绿色通道",推行"容缺受理""承诺制办理",企业设立登记实行"小时办",一般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。

(十七)构建"办事不求人"长效机制。进一步拓展延伸"办事不求人"的服务领域,构建长效机制,让依规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。支持峨眉山市开展"市场主体办事不求人"改革试点。开展"一把手体验办事流程"活动,通过换位体验窗口办事流程,重点对配套服务、中介服务、回访群众、证明材料和群众评议等内容进行体验,列出"整改清单",促进窗口服务由"你来找我办事"向"我来为你服务"转变。

(十八)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。贯彻落实国务院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和《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围绕国家、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,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,不断激发市场活力。紧盯"一网通办"指标存在的突出问题,采取"四不两直"等方式全覆盖开展督查,不断破解网上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"好差评"评价工作,加强宣传引导,畅通评价渠道,加强对评价数据的跟踪分析,梳理"差评"反馈问题,发点球、建台账、定措施,确保"差评"问题限期依法依规整改清零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  • 主办单位:乐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   政务大厅电话:0833-2347130
  • 网站标识码:5111000011    蜀ICP备20024442号-2   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
  • 政务咨询服务热线: 12345    政务服务投诉举报电话: 12345
  • 川预审 28BV-Z486-82TR-6XH8    网站地图